本報訊(寧海記者站周武軍 陳 勇 通訊員馮曉燕)受組委會的邀請,寧?h長街鎮(zhèn)的西岙“抬龍”近日在第五屆上海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博覽會上亮相,并在開幕式上進行了表演。
在第五屆上海民博會開幕式上,寧海西岙“抬龍”在鑼鼓聲的伴奏和儀仗隊的引領(lǐng)之下,徐徐“游”進廣場。這條龍由竹架貼布制作而成,一雙龍眼熠熠發(fā)光,龍嘴大張,內(nèi)含一顆滾圓的明珠。龍頭高3米多,龍身長39米,通身呈藍色,由32名男子共同肩扛。在表演中,兩名身著仿古軍裝的男子不停地在龍頭前舞弄手持的一柄鋼叉。隨著振鈴聲,大龍有節(jié)奏地搖動著頭,并作躬身欲躍狀繞場行進,引來觀眾掌聲如潮。
西岙村游龍民俗始于南宋,迄今已有700多年歷史。當年西岙陳氏先祖文緯公設每年正月十八夜游演大龍,祈求豐收、國泰民安。此習俗代代相傳,至1927年南國兵亂而停演。為繼承歷史文化遺產(chǎn)和開發(fā)旅游資源,2004年村里定制了大龍,恢復了游龍民俗,并吸引了周邊群眾上萬人前來觀看。因龍體龐大,游龍時由30多位體魄健壯者用肩膀抬著游走,故稱“抬龍”。西岙游龍民俗恢復后,影響越來越大,先后參加了2004年的“萬里霞客路民族風情大巡游”表演和2005年伍山石窟開游慶典等活動。日前,該村在接到第五屆上海民博會組委會的邀請后,專門請嵊州老工匠對西岙抬龍進行了改進,將20節(jié)32米長的大龍加長到28節(jié)39米長,使其真正成為“江南第一大龍”。
據(jù)第五屆上海民博會組委會秘書長陳彪介紹,因?qū)幒?h具有吳越文化的深厚積淀和江南文化的豐富底蘊,特別是西岙抬龍這一特有的民族文化樣本在周邊享有盛譽,因此受到組委會的力邀。他希望西岙抬龍在“游”進上海的同時,也能“游”向世界,讓這古老的民間藝術(shù)在現(xiàn)代文明中得到傳承和創(chuàng)新。 本篇新聞熱門關(guān)鍵詞:博覽會 |